商場失火“先結帳還是生命至上”不應成選擇題
2012-08-13 10:08:29 作者 : 朱四倍 來源 :8月10日下午,南京國際廣場購物中心失火。失火后,商場一家餐廳的服務員第一時間鎖住大門,要求所有顧客結賬后才能離開,三十余名顧客只得乖乖結賬走人。所幸,火災并未造成人員傷亡。對此,商場方面目前并沒有任何回應。
在這種要求“顧客先結賬"的事實面前,一種眼中只有利益而無顧客生命安全的冰冷,足以讓我們見識和體驗什么是"見利忘義",所謂的生命至上和以人為本早已被無情拋棄。由此生命的價值和尊嚴何在?如果釀成了重大事故,又是區(qū)區(qū)的金錢可以來"計算"的呢?
商家的丑陋做法正在讓生命的價值變得無足輕重,甚至是在消解生命的尊嚴。珍惜生命、呵護生命不能僅僅停留在書本上和理論上。我們已進入風險社會,威脅我們安全的因素隱藏在人類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。盡管個人的選擇都潛伏著風險,但普通民眾對風險的認知基本是盲目的,并且無力抵御風險,這使得人人都是風險中的弱者。就"南京一家商場失火 飯店關門要求顧客先結賬"來說,顯然是不負責任乃至是逃避責任的做法,更加重了顧客的"風險中的弱者"因素。這不僅不是一種珍愛生命、促進生命的做法,相反,是在毀滅生命、壓制生命,是一種惡,背離了人類所追求的普世性法則。
大風起于青萍之末。海恩法則告訴我們:一起重大的飛行事故背后還有29起事故征兆,每個事故征兆背后還會有300起事故苗頭,每個苗頭背后還有1000個事故隱患。由海恩法則可以看出,在每一個事故發(fā)生的背后,都是有許多事故隱患存在的。而正是由于對這些事故隱患的重視度不夠,才會引起事故的發(fā)生。這種漠視顧客生命的可怕性,不正是事故征兆的顯現嗎?難道非要有災難來教育我們崇尚生命尊嚴嗎?
現實表明,哪怕是為了一丁點兒利益,漠視生命安全的做法就可能發(fā)生,而絲毫不顧公眾生命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巨大慣性,已成為一個帶有普遍性的、危害極大的社會問題。本則新聞再次證實了這點。而且,我們沒有看到商家試圖把不良后果降低到最小限度的努力,相反走上了反面。這是我們所能接受的嗎?可以說,不從根子上消除之,很可能意味著人禍的釀成。這是我的杞人憂天嗎?
可以說,對生命價值和尊嚴的張揚,是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和成熟程度的折射;同理,對生命的無視或者讓物的價值超越生命的價值,或是一個社會非文明一面的反映,是一個不成熟、非理性的證明。因此,通過對"南京一家商場失火 飯店關門要求顧客先結賬"的審視,應認識到,拋棄利益邏輯、放棄金錢至上的做法而固守生命至上堅持生命關懷,已經是一種必然選擇。
商場失火"先結帳還是生命至上"不應成為二難選擇題,這應成為整個社會奉行的常識。
新聞稿件歡迎直接聯(lián)系:QQ 34004818 微信公眾號:cpsjyzb
我要評論
0 條評論
- 還沒有人評論過,趕快搶沙發(fā)吧!
熱點榜
最新專題
更多-
-
科技助警,干貨滿載:第八屆警用無人機論壇亮點紛呈!
第八屆警用無人機創(chuàng)新 [ 詳情 ]
- 回顧第七屆世界無人機大會 07-10
- 專題:回顧2022世界無人機大會 01-13